1394接口是什么接口(电脑1394接口是做什么用的)
本文目录
电脑1394接口是做什么用的
1394接口即计算机接口IEEE1394,俗称火线接口,主要用于视频的采集,在INTEL高端主板与数码摄像机(DV)上可见。IEEE 1394,别名火线(FireWire)接口,是由苹果公司领导的开发联盟开发的一种高速度传送接口,数据传输率一般为800Mbps。火线(FireWire)是苹果公司的商标。Sony的产品称这种接口为iLink。
1394接口是什么意思
1394接口 1995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IEEE1394标准,它是一个串行接口,但它能像并联SCSI接口一样提供同样的服务,而其成本低廉。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现在确定为400Mb/s,以后可望提高到800Mb/s、1.6Gb/s、3.2Gb/s。所以传送数字图像信号也不会有问题。用电缆传送的距离现在是4.5m,进一步要扩展到50m。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IEEE 1394电缆时,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m;而在使用NEC研发的多模光纤适配器时,使用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可达500m。在2000年春季正式通过的IEEE 1394-2000中,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6Gb/s,相邻设备之间连接电缆的最大长度可扩展到100m。 IEEE1394的前身是1986年由苹果电脑(Apple)公司起草的。苹果公司称之为火线(FireWire)并注册为其商标。而Sony公司称之为i.Link。德州仪器公司则称之为Lynx。实际上,上述商标名称都是指同一种技术,即IEEE1394。 FireWire完成于1987年,1995年被IEEE定为IEEE1394-1995技术规范,在制定这个串行接口标准之前,IEEE已经制定了1393个标准,因此将1394这个序号给了它,其全称为IEEE1394,简称1394。因为在IEEE1394-1995中还有一些模糊的定义,后来又出了一份补充文件P1394a,用以澄清疑点、更正错误并添加了一些功能。除此之外,还通过P1394b讨论增加新功能的接口标准。作为一个工作组标准,P1394b是一个高传输率与长距离版本的IEEE1394,它的单信道带宽为800Mb/s。在这一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在不同的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下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网络设备经数字接口进行信号交换。当连接多台机器时,由于存在音频、视频、控制等各种各样的信号,所以接口的信息传输方式、传输速度、传输容量、可带机器的数量、可接电缆的长度等,是要考虑的主要方面。现在世界上虽然有IEEE1394、通用串行总线(USB)等多种数字接口,但用上述标准衡量,最受重视的是IEEE1394。 IEEE1394作为一个工业标准的高速串行总线,已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电视机顶盒、家庭游戏机、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更新一代的产品如DVD、硬盘录像机等也将使用IEEE1394。其在数字视音频消费市场的广泛应用,为家用市场甚至专业市场开辟了全数字化拍摄到制作环境。IEEE1394接口已经在一些厂家的摄录机中使用,如Sony 推出的DVCAM系列摄录设备,松下公司推出的DVCPRO25系列设备。其它厂家也相应推出各自的摄像机产品,将1394接口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IEEE1394接口的物理特质 IEEE1394是串行的数字接口,也许有人会认为为什么不采用像IDE或PCI这样的并行总线呢?因为更多的导线将提供更大的带宽。其实,并行端口非常复杂,相对于串行总线来说需要更多的软件控制,而且系统开销也很大。因此,并行接口不一定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此外,价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控制软件和连接导线都会增加技术的实现成本。而且并行导线容易产生信号干扰,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也需要增加费用。相对于并行总线,串行总线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节省空间。串联线体积更小,使用更加方便。 IEEE1394接口有6针和4针两种类型。6角形的接口为6针,小型四角形接口则为4针。最早苹果公司开发的IEEE1394接口是6针的,后来,SONY公司看中了它数据传输速率快的特点,将早期的6针接口进行改良,重新设计成为现在大家所常见的4针接口,并且命名为iLINK。这种连接器如果要与标准的6导线线缆连接的话,需要使用转换器。 两种接口的区别在于能否通过连线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6针接口中有4针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线,另外2针是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的电源线。由于1394是一串行总线,数据从一台设备传至另一台时,若某一设备电源突然关断或出现故障,将破坏整个数据通路。电缆中传送电源将使每台设备的连接器电路工作,采用一对线传送电源的设计,不管设备状态如何,其传送信号的连续性都能得到保证,这对串行信号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低电源设备,电缆中传送电源可以满足所有的电源需求,因而无需配备外接电源连接器。这就是传送电源的优点。 传送电源的两根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一般为8~40V,最大电流1.5A,供应物理层电源。为提供电隔离,常使用变压器或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提供500V电压,成本低;电容耦合提供60V电位差隔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传送电源。以Sony公司为代表推出的数字摄录一体机中就采用第二种接口设计,所使用的电缆比第一种更细。接口为4芯,即只有双绞线,不含有电源。4针接口由于省去了2根电源线,因此只剩4根信号线。 在应用方面,一般来讲,受配置接口的空间等因素的限制,6针的接口,主要用于普通的台式电脑。时下很多主板都整合了这种接口,特别是Apple电脑,统统采用的这种接口;在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等电脑中则大多采用4针。另外,在数码摄像机等产品和家电中,采用4针的情况也比较常见。4针接口从外观上就显得要比6针的小很多,与6针的接口相比,4针的接口没有提供电源引脚,所以无法供电,但优势也很明显:就是小!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和DV都在朝着小型化和超薄化发展,像SONY近期上市的IP系列数码摄像机,机身小巧,整合度高,在这样的机器上如果采用6针的接口,则显得非常笨拙。 另外,DV的1394接口主要用于传输影像数据,所以也无需供电。但是如果您是添加外置硬盘,6针的1394端子就非常必要了,首先是外置硬盘体积比较宽大,所以也就不计较接口大小。其次,外置硬盘运行时需要供电,并且需要有非常高速的传输速率,此时带供电的6针1394接口就非常必要了。在这方面,Apple的iPOD就比较有代表性,其一方面通过1394接口传输文件,另一方面其也通过FireWire线缆进行自动充电。虽然IEEE-1394可以通过串联线为接驳设备供电,但是对于各种连接设备来说只靠连接线供电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像硬盘这种对于电量要求较高的设备就很难从所接入的设备中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以Evergreen推出的HotDrive为例,该硬盘如果与PC连接的话,不需要任何的外部电源供应;但是如果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的话,就需要使用一个外接电源。 综上所述,这两种IEEE1394接口可谓是各有千秋,所以也无法说谁比谁更好。不过说到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问题,目前市面上不仅有四针对四针、六针对六针的传输线缆,也有六针转四针的传输线缆。但是由于IEEE1394接口的传输速率很快,以致其连接线缆对屏蔽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见到的IEEE1394线都不长,大概最长的也就是3米多一些。
电脑1394是什么接口
在工作站方面,IEEE1394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接口,IEEE 1394的前身于1986年由苹果公司所草拟,苹果公司称之为FireWire,Sony公司则称之为i.Link,Texa Instruments公司称之为Lynx,实际上所有的商标名称都是指同一种技术——IEEE 1394。 IEEE 1394是为了增强外部多媒体设备与电脑连接性能而设计的高速串行总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00Mbps,利用IEE1394技术我们可以轻易地把电脑和摄像机,高速硬盘,音响设备等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倒入到PC电脑中。它具有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同步(Isochonous)传输与非同步(Asynchronous)传输,同步传输模式会确保某一连线的频宽。对于即时影像而言这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影音数据都会有其时间上的限制,无法接受过久的延迟。 IEEE 1394支持热插拔,可以自动侦测设备的加入与移出动作并对系统做重新整合,无须人工干预。IEEE 1394使用的线缆包括六根铜制导线,其中2条用于设备供电,提供8-30伏的电压,以及最大1.5安培的供电,另外4条用于数据信号传输。 总体上说,IEEE-1394具有以下特点: 廉价 - 占用空间小 - 速度快 - 开放式标准 - 支持热插拔 - 可扩展的数据传输速率 - 拓扑结构灵活多样 - 完全数字兼容 - 可建立对等网络 - 同时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
更多文章:

gtx980m玩gta5(内存32gb 显卡gtx980m cpu i7 8代 玩gta5非常卡,怎么)
2025年4月16日 14:27

戴尔直营店查询(上海Dell戴尔官方直营店在哪里有没有官方正规的店面,求具体地址,本人路痴,万分感谢)
2025年3月5日 14:30

旭日c467a亮度(联想旭日C467A开机后屏幕为什么不亮求解)
2025年3月7日 10:45

matebook14s值得买吗(华为MateBook 13s、MateBook 14s开售倒计时,没有犹豫,我买定了)
2025年4月20日 23:30

联想g470有5000块左右的吗(5000价位,联想笔记本什么电脑好)
2025年4月17日 09:27

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写字(笔记本的触摸板实现写字板的功能的软件)
2025年3月9日 16:25

联想g450进不去系统怎么办?联想g450硬盘怎么也拆不下来
2025年3月14日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