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据说华为也要造车了,你看好吗)
本文目录
- 据说华为也要造车了,你看好吗
- 智能汽车救得了华为吗
- 华为将要大举进入到智能汽车行业,未来智能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
-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业务部,是否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 华为即将进入汽车行业,您怎么看
- 将来会有华为品牌的混动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吗
- 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汽车”只做一级供应商,华为在想什么
- “不造车”的华为如何深入未来汽车产业
- 华为首次进军汽车界,和比亚迪汉强强联手,有什么爆点
- 华为未来十年能不能取代博世成为汽车界的高通、谷歌
据说华为也要造车了,你看好吗
近几年,国内自主品牌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潮的到来,很多互联网企业也争先恐后的想要争夺汽车领域智能化暂时空缺的这块美肉,其中当属华为的造车欲最强。在一次采访时,华为的创始人兼总裁***说:“我们永远不会造汽车,我们要做的是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同样否认造车并表示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那么想要成为汽车界世界级的Tier 1,华为可能成功吗 ?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不小。由于我国汽车电子领域起步较晚,且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国内的汽车电子的市场一直被国外Tier1博世、大陆等企业垄断。但是华为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华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在通信服务上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曾联合上汽、一汽、长安和比亚迪等车企及Tier1供应商博世联合发起“车联网C-V2X合作生态圈“。
其次,华为在车联网的底层操作系统方面已开展研发,据报道,新系统最快将于年底发布,新的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视、电脑、汽车,实现了一个系统可以兼容安卓应用和Web应用。这些都为华为进军汽车行业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至于华为能不能成为汽车界世界级的Tier 1还需要观察。毕竟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想要从底层颠覆百年的汽车产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也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尽管目前全球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被博世等品牌垄断,但是华为作为高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行业,或将改变这一情况。
智能汽车救得了华为吗
华为需要智能汽车去救吗?并不需要,看一下华为三次成立的军团,市场都指向的是行业的市场,而对于汽车、手机这些个人消费品市场华为并不是特别的看重,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市场只是华为搂草打兔子的行为,一定不会成为的企业发展主要的业务和核心业务。
华为的核心业务、核心市场还是在数据通信这块,当华为的这些军团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也就是华为二次腾飞的时候,对于华为来说个人消费品市场只是在企业发展到了瓶颈的时候需要多业务生态建设完善,本身就有了这样的技术积淀拿出来变成钱让企业能够更良性的发展而已。
华为能够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方面取得不错的业绩得益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品牌的影响力,第二是自己的技术积淀,而这两者并不是刻意的去做的市场有需要了自己又具有这样的技术实力推出来产品又能被市场认可,任何企业都不会放弃这样的业务的,这个对于华为来说属于技术溢价,
用智能汽车来拯救华为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是华为乐意看到的事情,如果真的到了这么一天了,说明华为面临的问题不用什么产品救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救的回来的问题了。
华为将要大举进入到智能汽车行业,未来智能汽车将会是什么样子
华为进入智能汽车行业,或将给智能汽车带来新的变革。
“当局者迷”,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现在已经陷入局中,而且对最新智能技术了解不足。而作为智能程度最高的的汽车制造企业,特斯拉也多次表示它是汽车企业更是科技企业。
华为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领头羊企业,拥有大量高科技技术,如果华为大举进入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技术等将快速发展。
大家都知道无人驾驶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安全性,这其中包括汽车驾驶时乘客自身安全和网络安全。
作为5g领域的引领者,华为在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华为的技术如果运用到智能驾驶,那么网络安全问题将极大改善。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业务部,是否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算是,不过不是汽车制造,而是以智能汽车赋能的方式进军的。
对华为来说,智能驾驶这么大块的肉,就算是想放过,实力也不允许,特别是汽车领域与硬件和底层联系这么紧密。它对华为来说如同电脑、手机的地们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是汽车以后,会成为家与公司之外的第三大独立场景,而在这个场景内,可做的事会非常多。
比如:驾驶汽车+选择餐馆,就可以新造一个美团出来。
比如:驾驶汽车+载客服务,就可以新造一个滴滴出来。
而且汽车上还可以做很多商场、景点的推荐,非常有想像空间。总之一句话,这块肉太肥了,这就是为什么BAT纷纷入局的原因。
而华为对汽车的切入点,是华为的拿手戏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与通信技术) ,而不是自己造车。华为副总裁徐直军认为,未来汽车有70%的价值将会属于增量业务,华为瞄准的正是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增量部件市场。而在此之前华为大老板***也表示过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是华为未来三大突破点。所以华为只是会做上述领域,至于造车还是交给车企吧。
所以说华为是进军汽车行业了,但不是以造车,而是以汽车赋能的方式进入的。而新成立的智能汽车BU与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和Cloud BU并列为华为的五大一级部门,也显示了华为对进军汽车行业的重视与决心。
华为即将进入汽车行业,您怎么看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并不是造整车,盯得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搞操作系统加芯片。我以为这将是继手机之后的另一个增长点。
先说天时,华为被美国打压,安卓、谷歌掐住不让用,芯片搞断供,逼得华为祭出鸿蒙,送走荣耀,靠库存芯片支撑MATE手机,索性逐步退出手机市场,反正手机已是红海市场,华为退出反而有利于鸿蒙生态在友商手机发展。给生力军换一个赛道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芯片之痛
再说地利,智能汽车不像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被安卓、苹果把持了这么多年,智能汽车是新东东,大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鸿蒙还有个后发优势,本身就是针对物联网开发的,一套系统同时搞定汽车、手机、手表多类终端。车载系统也不像手机芯片需要那么先进的制程,我们自主的芯片产业链好突破。
开辟鸿蒙
最后说人和,汽车行业的市场换技术策略已被证明是失败的,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尤其是这轮美国胡乱制裁我们,给各行各业都上了一课,国内自主汽车和华为抱团在智能汽车上弯道超车是必然之选。
弯道超车
智能汽车将是继智能手机后的另一个爆发点,看好华为车BU,看好自主智能汽车!
将来会有华为品牌的混动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吗
华为内部已经有定论,华为在5月份已经发文,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华为***老板说过,不会造车,华为只会聚焦ICT技术,协助汽车企业造好车。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华为网络解决方案、华为云解决方案一样,由老板直接管辖,主要的工作就算面对车企,为车企通过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目前据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正在内部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
这样以来,华为就有三大BG,包括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以及两大BU:Cloud BU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从这方面来看,华为对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十分的看重,就和华为云一样,未来是华为业务发展的重点
华为肯定不会涉及整车的制造,因为在整车制造种ICT技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汽车制造的传统核心技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和整车控制,在未来智能汽车时代也是核心,而在这些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上,华为没有任何积累。
这些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属于工业制造的明珠,不是简简单单复制就能具有竞争力。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华为选择作为汽车ICT供应商而不是整车制造,是明智之举,毕竟华为在ICT技术的积累深厚,在物联网控制也有丰富的经验。
华为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看重,我觉得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依托于华为5G方面的优势,作为5G重要的场景智能驾驶,华为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因此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迈进,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华为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部门定位,目标是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就是帮助企业造好车。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4月份上海车展上曾介绍了华为数字汽车化解决方案,包括云服务、智能驾驶(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网联(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T-Box,车载网络)、智能互联和智能能源等。
2018年10月,华为与奥迪正式宣布在L4自动驾驶领域的联合创新;2019年4月,华为和沃尔沃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7月,上海大众与华为于上海研究所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华为已经在高端汽车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所以,华为已经准备好在智能汽车领域大举发力,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坐上具有华为芯的智能汽车!
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汽车”只做一级供应商,华为在想什么
华为不做整车,而是选择做供应商,这正是华为的高明之处。如果华为做整车,它和其他车企就是竞争关系,必定会遭到其他车企的排挤、打压;而它选择做供应商,那它和其他车企就是合作关系。这就像美国的高通,高通拥有各种手机芯片,还拥有很多通信技术,如果它要做手机,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高通并没有做手机,而是做手机设备供应商,结果世界上很多手机厂商都采用它的芯片,它和这些手机厂商就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如果它做手机,那它和这些手机厂商就变成竞争关系了。其他手机厂商还买不买它的芯片,这都是个问题。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华为只要发挥好自己的技术特长,为车企提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做好万物互联就行了。至于造车,这不是它的特长。华为最好做汽车供应商的“高通”,和所有的车企都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你想想,到时候,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车都采用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都采用华为的激光雷达、智能化座舱,它不香吗?而且华为智能化座舱使用的还是鸿蒙操作系统。等华为的标准成了国际标准,那华为躺着都能把钱挣了。
“不造车”的华为如何深入未来汽车产业
当一家年营收超过8000亿,年研发投入将近1000亿,净利润达600亿,现金储备高达2000亿的巨无霸杀进汽车市场时,显然会激起惊涛骇浪。但是,所有这一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华为会来的,苹果也终将会来的。
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市场太大了,智能汽车产业的规模,将会远远超过传统汽车。这个产业除了原来的汽车制造业之外,还将会和出行、能源、互联网、物流等诸多大场景结合在一起。
汽车产品,将不仅仅是出行工具,在未来必然会成为移动智能终端,延伸的私人空间,移动的储能终端。
此外,汽车在未来还会是重要的“场景”,这个场景将会结合现阶段“办公”和“家居”的双重场景特色。
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无人驾驶时代的车辆架构发生较大改变——从EE(电子电气)到“计算+通信”,汽车从硬件定义到软件定义,催生出产业链新机遇,当前进入智能汽车行业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偏硬件),代表企业丰田、大众;第二类是新兴汽车制造企业(软硬兼具),代表企业特斯拉、蔚来等;第三类是互联网企业(偏软件),代表企业谷歌、百度、华为等。
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当初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迭代非常类似的情况:电动化、无人驾驶、车联网三个技术,会根本上颠覆汽车产品的特性,使得汽车从机械产品向电气产品、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以及AI产品过渡。
传统车企能否在原有的机械制造能力基础上,叠加进去芯片能力、软件能力甚至AI能力,打造与众不同的智能汽车产品,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华为发现在智能汽车领域,无非也是将芯片、硬件、软件和AI能力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这种能力在华为身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华为在智能手机这个赛道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华为更渴望在汽车领域重复其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成功 ,从而真正打造出华为商业帝国。
随着华为在汽车行业布局越来越清晰,梳理发现华为在智能汽车的布局还是依托其“云-管-端”的核心竞争力来重新塑造华为的智能汽车版图。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重点布局1、计算机视觉;2、各类算法和融合;3、各类车载芯片 ;4、车载通信模组;华为期待将传统以出厂硬件主要定义性能的车辆逐渐变成软件定义车辆,硬件未来更多只是基本载体,大部分功能和记忆由车载算法定义。2019年底2020年初,华为先后通过欧洲汽车行业车载终端的TISAX认证及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意味着华为 已经具备部分车规级产品的生产资质。
华为对汽车蓄谋已久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研究可谓是蓄谋已久。
早在2014年,华为著名的“2012实验室”内设立车联网实验室,也只有华为这么庞大的科技企业才能提前5、6年持续大资金的投入到一个新兴产业。
2016年10月华为和汽车代工商麦格纳斯太尔的接触,立刻引发了整个汽车圈的警觉,随后华为不得不公开“辟谣”称华为不造车。
但2016年华为中央研究院所属的车联网创新中心几乎同时在各大高校招募汽车相关的博士、硕士等应届毕业生,专业方向包括智能驾驶、电池PACK开发、电机和电驱动、充电解决方案、整车设计等。事实上2016年的秋天已是华为连续第三年在各大高校招募汽车专业相关应届毕业生。有意思的是,正是在2013年,华为高管内部已经在探讨智能汽车能否替代传统汽车的问题。2013年也是华为车联网业务的起步之年。华为大规模招聘汽车人才遭到曝光之后,该公司迅速停止了公开渠道的汽车招聘。但彼时在华为车联网创新中心的人数已超过300人。
2017年2月,华为再度被曝光与清华大学联合秘密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地点在上海金桥的曼卡科技园。一年后同样在这块测试场上,华为的两位高管——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试驾了一辆粗糙丑陋的车,这是一辆特斯拉改装车。
2017年6月,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亲自带队做客广汽,受到了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的热情接待。双方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会在车联网、智能驾驶和新能源上展开战略合作。
2018年4月和10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两次对外强调,经过几年探索之后华为终于清晰自己的战略定位:聚焦于占据优势的ICT(通信与计算技术)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部件和解决方案。一句话,华为不造车,而是要帮汽车企业“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在2019上海车展上,华为以“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部车”为主题的展台格外引人关注,这也是它首次以行业供应商的身份独立在重要汽车展会上亮相。
一个月后2019年5月29号***正式签发组织变动文件确认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属于华为组织架构五大并列的一级部门,定位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的责任主体,提供智能汽车ICT部件和解决方案。也进一步规划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最传统的智能网联,怎么把车与云、车与车、车与物、车与周边连起来。第二是智能驾驶。第三是智能座舱。第四是智能电动。第五是我们提供一系列帮助车企研发创新及支持出行服务的云服务。主要是在这五个方向帮助车企造好车。
2019年10月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更是公布了华为对汽车产业链的更详细布局和具体做法。华为汽车业务的基石之一将是MDC智能驾驶平台,包括智能硬件平台、智能驾驶OS和Octopus八爪鱼自动驾驶云服务,通过开放API与零部件供应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华为还将打造CDC智能座舱平台,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在硬件、软件和应用生态等全产业链的无缝共享。当然,电动化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华为对VDC智能电动平台的构想是开发一款MCU(微控制单元),基于此打造整车控制系统,进而帮助车企不断提升用户差异化体验;同时充分利用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器件一致性,把电动化的成本降下来,解决充电、电驱、电池管理的成本与性能问题。最后,华为将通过4G、5G、V2X技术,使车与外界环境连接,并通过云服务实现对所有连接进行有效管理,构建车联网生态。
同时,鲜有高管空降的华为迎来汽车强人的加盟,2020年1月8日晚上,脱离公共视野将近一年的北汽新能源原总经理郑刚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受邀参加2020红旗品牌盛典暨H9全球首秀活动。
两天后,2020年1月11日上午,他出现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参与一场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零部件企业的转型与升级”的讨论。在讨论中,他将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优势总结为9个字:重技术,懂敬畏,知进退。连续两次公开亮相,郑刚都是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只不过前者是没有亮明身份,而后者是公开登台。
郑刚在汽车企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2001年至2014年,郑刚先后在北汽福田和北汽集团担任品牌公关和行政相关的多个职位,2014年开始担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任职期间,北汽新能源的营业收入增长了64倍,资产规模也较2013年增长了47倍。此前华为无线网络业务部和日本运营商业务部总裁王军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郑刚以首席战略官身份在2019年年底加盟这个新部门,成为王军的左膀右臂。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技术方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把自己定位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的责任主体,提供智能汽车ICT部件和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最传统的智能网联;第二是智能驾驶;第三是智能座舱;第四是智能电动;第五是我们提供一系列帮助车企研发创新及支持出行服务的云服务。从这五个方向帮助车企造好车。
智能网联方案:
智能驾驶方案:
智能座舱方案:
智能电动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新能源方面的储备不容小觑。
中央研究院下属的瓦特实验室,拥有数千名员工,核心工作是研究新能源。该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李阳兴此前是杉杉新能源的CTO。2014年起,华为就宣布对石墨烯技术进行投入研究,他们与“石墨烯之父”诺贝尔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极其所在的曼彻斯特大学进行密切合作。2016年12月,李阳兴团队宣布通过石墨烯技术,double了锂电池的寿命,以及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温宽。
华为智能汽车的“平台+生态”情况
整车合作方面:当前华为已经和不下十家整车企业(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等)形成了多年合作关系,并联合开发智能网联汽车;
零部件合作方面:智能电动和宁德时代,智能驾驶和四维图新,智能座舱和航盛电子进行合作;
云合作方面:华为已经在雪铁龙(PSA)新车型DS7上进行落地;
端方面:华为与运营商中国移动、车联网企业博泰集团、启明信息展开合作。
华为企业BG总裁阎大力2019年年初在MWC展会上预测:未来汽车业务可为华为贡献500亿美元的营收。
华为首次进军汽车界,和比亚迪汉强强联手,有什么爆点
华为,是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品牌,无论是手机品牌还是通讯行业,华为都做到了世界龙头的位置;比亚迪,被称为中国汽车届的华为,其涉猎手机代工厂、微电子生产、汽车工业、新能源产业等等。还有个冷知识也许大家不一定知道,那就是华为终端的很多手机也都是从比亚迪的工厂生产出来的,这背后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就不细说,今天重点来捋一下全新升级的比亚迪DiLink3.0系统在华为5G技术的加盟下,有些怎样的惊喜。
华为在去年中旬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BU,彼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现场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同时,华为表示自己看中的是智能汽车的增量市场,目标是成为智能汽车的 Tier1 ”。
月初,比亚迪也正式宣布,旗下汉车型搭载了业界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5G通信技术将使DiPilot车载系统拥有更快捷的操作体验,能够实现ACC、AEB、单车道集成式巡航等多项ADAS功能。而随着比亚迪销售总经理在微博上的一席言论,也肯定了汉将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5G技术的新能源量产汽车。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预售数量已经突破了15000台,其中线上预售超过了9000台,线下预售达到了6000台,这样亮眼的成绩可以说为比亚迪汉和华为的合作增加了信心。
首先比亚迪汉中控大屏的语音图标像极了太极八卦样式,从科技层面增加了一丝古韵色彩,DiLink3.0系统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款设计,将这种融合加入到车机系统中,这是比亚迪DiLink3.0系统的设计理念,也是想展现给消费者的成功作品。汉的宣传海报中有这样一句话:5G赋能DiPilot打造“网联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影音娱乐,极速秒开。由此可见华为的5G技术主要为比亚迪DiPilot和DiLink3.0系统提供支持,为用户提供更佳的智能驾驶辅助和车联网服务体验。
除了具有科技感的外观设计和功能配置之外,这次的比亚迪“汉”带着一颗华为研发的中国“芯”。在美国对华为等中国企业“制裁”持续升级、中国消费者爱国主义热情高涨的大背景下,与华为的合作将成为比亚迪“汉”竞逐国内市场的加分项。
华为未来十年能不能取代博世成为汽车界的高通、谷歌
不说别的系统,咱们只说车用半导体。华为大概是没啥能力和机会涉足其他系统,只会在车用半导体中耕耘。但实际上,在车用半导体领域内,已经有如同手机领域中的高通、谷歌一样的公司存在了,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英飞凌”、“恩智浦”、“瑞萨”、“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
汽车的微处理器控制,实际上在1970年代就开始普及起来,因此已经在汽车电子行业中耕耘多年的那些世界级车用半导体公司难道会比华为来的差吗?所以华为的主战场肯定不是和这些车用半导体公司抢饭碗,因为肯定抢不过呀!
那么华为的优势是什么呢?华为是通信公司,手上拥有出色的5G技术,所以华为所能做的只有如何把5G技术融合到车用电子系统中,这大概就是华为进入车用电子行业的切入点了。
但问题来了,没有5G系统,汽车就不能开了吗?但没有那些真正的车用芯片,汽车就真的开不动了。看看现在的车用芯片荒,一家家的汽车品牌都只好停产了。这就证明了,对于汽车来说,到底是什么芯片最重要了。但很明显,在这些汽车至关重要的芯片上,华为是个新丁,不太可能动摇那些世界级车用半导体公司的天下。
车用电子的下一个蓝海是电动车方向,大概华为也是看中了这个新蓝海,而不是和传统车用电子公司去抢饭碗。但很遗憾的是,华为看到的蓝海,其他人也看到了,包括这些传统的车用半导体的龙头公司。现在在车用半导体上布局的公司,就和昔日智能手机是蓝海的时候一样,不仅有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这样的传统手机公司在尝试,还有苹果、HTC这样的新入行者在尝试。而且,现在电动车芯片的竞争要比当年智能手机时代要更残酷,因为几乎所有够重量的公司全都下场了。在这么残酷的竞争中,现在没有一家公司敢说自己能够笑到最后,虽然每一个在媒体面前都是自信满满地号称自己是最后赢家。
我相当不看好华为在电动车方面的未来。原因也很简单,依旧是美国人设置的障碍会成为华为成功最大的绊脚石!毕竟车用半导体也是半导体,依旧要受到半导体规律支配。别用什么,车用芯片28纳米都用不着,90纳米都能用什么的话来搪塞。如果真是如此,恩智浦就不会给台积电下7纳米/5纳米的订单了。在其他车用半导体公司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发挥想象的时候,华为却需要带着脚镣跳舞。我就不相信华为能使跳得最好的那一个!
至此,慢一步就会步步慢,现在这几年就是抢夺电动车电子蓝海最关键的几年,现在因为外界不公平的阻碍让华为失去先机,那么日后很可能无论多努力也抢不回来这个先机了。
所以,最后一句话。华为现在所有的尝试都是有益的救命之举,但不是每一个动作都能真正救命。现在妄想十年后华为可以在电动车领域持牛耳真的太早了。
更多文章:

索尼数码相机中T系列、W系列、H系列、S系列各有什么区别啊?索尼A系列和S系列有什么区别
2023年10月31日 20:30

为什么都不建议买i3 9100(我的I39100f,显卡2060s,需要升级一下CPU吗)
2024年7月15日 04:22

佳能a550和a610哪个好(爱好摄影的新手(学生)买佳能数码相机A550合适吗)
2025年3月28日 07:40

佳能ixus105怎么调模式(佳能ixus105如何调场景)
2024年6月21日 06:30

爱好摄影,想买台摄影机大概需多少钱?摄像机维修之爱机进水该如何抢救摄像机掉水里怎么办
2024年7月27日 19:10

惠普6535b能升级吗(最近想买笔记本,看中了惠普的6535b 051,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了解这款,现在夏天到了,散热怎么样)
2023年10月7日 01:20

win10专业版激活密钥2021(win10专业版升级密钥)
2024年4月9日 16:50

苹果手机图片怎么传到电脑里(iphone手机怎么把照片传到电脑)
2024年9月10日 11:10

实达打印机怎么样(实达Start和Star不是一家吧,感觉实达的打印机质量更好更有名啊,买过的说下)
2023年1月10日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