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2021年营收(布局动力电池/氢能等 松下未来三财年拟投资约312亿人民币)
本文目录
布局动力电池/氢能等 松下未来三财年拟投资约312亿人民币
易车讯 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松下将在2022至2024财年(今年4月-2024年3月)在动力电池、氢能及供应链等领域投资6000亿日元(约312亿人民币)。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松下看好的增长领域之一,目前松下正在为美国新工厂选址,该工厂计划为特斯拉生产4680电池,或最快2024年投入运营。
松下在氢能领域正在开拓新的模式,除了此前在进博会展示的燃料电池外,其在无锡工厂建设在中国的首个氢能燃料电池综合能源利用项目,通过搭建燃料电池系统提供绿色能源应用于工厂生产。
在供应链软件领域,去年松下斥资71亿美元收购了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商Blue Yonder。Blue Yonder作为供应链管理软件,松下计划将其软件与其相机和传感器等硬件结合起来,这也是松下新的业务增长点。
宁德时代2021年度财务报表
想必宁德时代的大名大家都有听说过,在电源设备行业就可以称呼为是世界的龙头,许多的机构投资者都觉得宁德时代比较好。下面,我就详细讲讲宁德时代。
在开始之前,我专门为大家整理了这份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名单,戳这里领取一下吧:宝藏资料:电源设备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致力于为全球的新能源应用设定先进的解决方案。公司高度关注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究,造就了多领域全面的研发体系,拥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在简介中大家发现了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是非常的强大,学姐接下来将通过主要的亮点分析宁德时代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亮点一:定增扩产137GWh锂电池,规模优势拉大,龙头地位持续巩固
公司2020年底产能约100GWh,2021年底预计将达到200GWh,公司已在全球规划七大产能基地,加上此次定增拟扩产137GWh,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能将超过600GWh,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王者的地位更加的坐实了。公司目前已为大众、宝马、戴姆勒、PSA、现代、 特斯拉等大多数全球一线车企供货,预计到2025年公司全球市占率将达到30%以上。
亮点二:行业技术领路人,CTP、钠离子电池彰显公司实力
公司在研发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开拓与创新永不停歇。2020年公司开始实行CTP计划,可以大幅减少成本增加效率。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是2021年7月发布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并计划到了2023年能够做到基本产业化。在业内公司拥有的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在竞争实力方面,与国内外厂商相比还是较强的。
亮点三:积极推动中上游合作,成本优势强于同行。
公司已先后和德方纳米、富临精工、天赐材料、永太科技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解液、6F等上游供需偏紧的原材料,确保公司供应链稳定。就盈利能力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利润率占比为14.6%,相比较,就同行LG新能源(8.0%)、松下的营业利润率(2.6%),公司管控成本的能力良好,盈利水平高。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宁德时代具体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都在下面文章中,戳这里阅读:【深度研报】宁德时代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目的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可持续的高质量的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汽车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预计,锂离子电池储能即将出现更好的发展趋势。宁德时代在储能技术以及产能布局方面具备行业竞争优势,很有可能会受益于行业高速的发展。
三、总结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当迅猛,宁德时代作为电源设备行业的龙头,其本身的实力比较雄厚,前途十分美好。但文章可能有一定滞后性,不能显示最新的行业信息,要是想要准确的了解宁德时代未来行情,可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我们看一下宁德时代现在是否处在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宁德时代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松下与索尼的差距在哪
在遭遇新冠疫情的2020年,很多企业形成明暗分化,日本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的家电双雄——索尼和松下。
“明”的一方为索尼,业绩保持坚挺。疫情引发的“宅家消费”吹来东风, 游戏 及音乐等业务实现增长,预计2020财年(至2021年3月)的最终利润同比增加37%,达到近500亿人民币。而松下却无法从长期低迷中摆脱。2020财年受世界范围内移动限制的影响,从事飞机 娱乐 系统业务的美国松下航空电子(Panasonic Avionics)等陷入苦战,预计松下2020财年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56%,降至不足60亿人民币。
两家企业在疫情之下形成明暗分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原因,那就是索尼稳步推进了业务结构的改革,而松下没能及时更新业务模式。
直到大约5年前,人们在讨论电子行业时,经常会使用“微笑曲线”来比喻。其内容是,与两端向上、中间下降的微笑曲线一样,在电子行业的供应链中,上游的零部件和材料、下游的维护保养和服务的收益性较高,而中游的组装与制造工序随着商品化的推进,不会获得多少利润。
如果按照这一格局来分析索尼的业务组合,过去曾是主力的电视和影像等组装类业务的比重明显下降,而 游戏 、音乐、电影等服务类和图像传感器零部件业务的构成比例提高。在过去25年里,索尼不断推进业务的取舍优选,将重心转移到了微笑曲线两端的业务上。
索尼将于2021年春季转型为控股企业。针对此举的目的,社长吉田宪一郎表示,“将对 娱乐 、电子和金融一视同仁,从整个集团来考虑资金和人才的资源分配”。仔细分析这句话,就会发现这意味着今后不会对创造出“特丽珑”彩电和“Walkman”随身听的“祖业”电子部门进行特别对待,而是将其定位为多项业务中的一个。
不同于索尼,松下虽然会在出现亏损时干劲十足地重组,但危机结束后,组织整体就会松懈,变革也会半途而废,似乎一直反复上演这种模式。过去的中村邦夫(2000~2006年任松下社长)改革就是如此,在松下计提巨额亏损后于2012年上任的津贺一宏社长时代亦是如此。
津贺社长在2019年初曾表示,“现在的危机感已经达到200%,处于非常严重的状态。照此下去,别说是下一个100年了,连10年都撑不下去”。不过,一把手的危机感是否传达给组织整体了呢?2020财年松下的销售额预测降至4000亿人民币以下,相当于30年前的水平。松下合并营业利润的最高纪录是昭和时代的1984财年(截至1984年11月)创下的350亿人民币,至今未能打破。松下将于2022年春季转型为控股企业,常务执行董事楠见雄规已确定升任社长。
获得新生的松下或许应当大胆缩小过于广泛的业务领域,尽快建立一种能够把人才和资金集中于优势领域的体制。
三菱旗下企业也陷入停滞
2020年也是被称为“日本最强企业集团”的三菱集团创立150年的节点。但讽刺的是,这一年三菱集团的负面新闻比正面新闻更为突出,包括三菱重工冻结了日本国产喷气式客机的业务化等。从市场评价来看,被称为“御三家”的三菱重工、三菱商事、三菱UFJ银行的股价净值比(PBR)远远低于1倍的局面正在成为常态。
这意味着金融市场预测这些企业不会面向未来创造新的价值,相反,股东价值今后将会受损。
在名牌企业停滞不前这一点上,松下和三菱的各家企业存在相似之处。摆脱这种局面的有力出路就是激活创新。比如,三菱集团的成员之一麒麟控股标榜“两手经营”。不断改进啤酒等现有业务,削减成本,提升商品实力,确立超过竞争对手的卓越运营。也就是“深挖”现有业务,不过如果只是在同一地方持续挖掘,总会到达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将目光转向现有业务以外,“ 探索 ”新市场机会的活动。麒麟控股将免疫效果出色的“等离子乳酸菌”等保健领域定位为“ 探索 业务”,该公司社长矶崎功典表示“将7成精力放在 探索 业务上”。因为 探索 业务不确定能否取得成果,如果没有企业高层的有力支持,就会失去推进力。就像两只手都灵活的人可以巧用左右手一样,企业也可以通过巧妙掌控“深挖”和“ 探索 ”两个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
增长的纯电动 汽车 用需求
日本电产的会长兼首席执行官永守重信大胆预测称,“这次的纯电动 汽车 热潮无疑是真正的趋势。今后5年内,汽油车和纯电动 汽车 的实力将发生逆转,到纯电动 汽车 普及的2030年, 汽车 价格将降到现在的五分之一”。
据永守重信表示,现在各 汽车 厂商都在自主开发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各计算机企业在分别开发和配备自主的操作系统,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率很差。另一方面,随着电动化发展, 汽车 零部件将实现标准化,比如,日本电产(NIDEC CORPORATION)向各 汽车 厂商广泛供应驱动马达的时代即将到来。
这样一来, 汽车 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将急剧下降,许多低收入阶层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者也可以买得起纯电动车,现在每年近1亿辆的新车市场也有望实现**式增长。重要的是遵循这种愿景,稳步推进开发和量产投资,将自己描绘的未来构想变成现实。目前看不清前景的经营者要做的不是“应对”时代,而是“创造”时代。
松下期下都有那些品牌
“National”、“NAIS”和“Panasonic”。 在日本,品牌统一成National、Panasonic;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所有松下产品的品牌统一为Panasonic,包括中国地区。 松下集团源于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建的“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成立之初的产品就是配线产品,八十六年以来松下电工的产品从未停止生产。 松下电器成立于1935年,其后松下电工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的第三事业部独立出来,而今这两家“兄弟企业”是松下集团的两大主体。 仅就松下电工而言,业务范围已十分庞杂,主要由照明、信息装置和配线、家用电器、建筑产品、电子和塑性材料及自动控制产品等六大类,2002年销售额约合107亿美元,配线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National品牌是松下幸之助在1925年创立的,1960年代松下电器开始向海外出口,因为National有“国家、民族”的含义,在很多国家注册商标时被拒绝,松下电器转而使用Panasonic.不论National还是Panasonic,品牌的所有权都属于松下电器。 原先松下电工使用Panasonic品牌属于特殊情况:在日本、中国市场只使用National、NAIS品牌,没有使用过Panasonic;后者只在欧美的小家电市场使用,所以其产值相当小,只有120亿日元,占松下电工百分之一的销售额。 为了绕开松下电器过于强有力的电器品牌形象,松下电工在1981年自创了独立品牌NAIS.在日本,National、NAIS各占其一半市场;在海外如中国市场,NAIS品牌销售额往往更高。据知情人士称:松下电工过去一直是“有偿使用松下电器的National和Panasonic品牌”。 2003年正当松下电器品牌整合的时候,田中弘司曾对媒体表示:“三月份开始,除了小家电用Panasonic,其他都要用NAIS.”按照计划,整合完成之后,松下电工旗下六类产品中除了小家电,将全部使用NAIS.该举措曾被戏称为松下电工的“独立运动”。现在突然掉回头去,取消品牌多元化方案,意味着什么? “因为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跟松下电器之间有了新的想法,简单地说,松下电工和松下电器的框架性合作协议改变了我们的政策。”田中弘司对记者表示。 框架性合作协议签订于今年4月1日,新的松下集团包括这两家最大的企业,并直接导致两家的品牌回到了“共同点”。 “统一品牌有三个出发点:客户至上;从全球立场上看,品牌统一是否有益;还要从竞争对手立场看品牌统一的效果。我们要渗透到消费者中去,发挥品牌最大的价值。从宣传上,两个品牌要花费不必要的费用。两个品牌分开宣传,不如统一为一个品牌。” 背景:松下电器绝对控股“小兄弟” 分析人士认为,此番松下电工弃用“NAIS”、限用“National”,力推亚洲用户不太熟悉的“Panasonic”,根本原因还是要和松下电器“保持一致”。 整个松下集团的销售收入约是86000亿日元,松下电工的销售收入约13000亿日元,算下来松下电工占集团总营收的15%以上,虽然利润率比较高(松下电工在中国市场的利润率今年将超过5%,而松下电器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但是在半导体、视听领域实力雄厚的松下电器还是集团内的老大。虽然2001/02会计年度报告创纪录地亏损4000亿日元、营收缩水,并将“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的位子让给了老对手索尼,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集团的品牌统一之路还是必须考虑相对强势的松下电器营销整合的利益。 2002年年报显示,松下电器在松下电工占有31.83%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在2003年12月19日召开的董事会上,松下电器决定购买松下电工的股份,取得51%的持股比例,成为后者的绝对控股方。“亲兄弟,明算账”,看起来,“绝对控股”是协调步伐的必要手段。 日本企业有相互持股的习惯,但是反过来说,实力稍逊的松下电工只持有松下电器“不大的股份”。 专家认为,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及区域市场覆盖的不重叠性使得渠道难以共享,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如果各品牌没有严格的市场区分和“团队精神”,会使各自产品市场相互挤压,出现“此消彼长”的尴尬局面;综合性品牌则有利于节省宣传成本,增强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和联想度。 松下电器早就认为Panasonic和National的双品牌经常会混淆用户的概念,弄不清它们跟松下的关系,不利于增强整体竞争力。在遭遇了连续两个财政年度的巨额亏损之后,松下急需调整品牌战略、重新抢占市场份额。仅在中国市场,松下电器就计划用于品牌整合战略的资金大约就有70亿日元。作为控股方,松下电器要求松下电工放弃“独立思想”、一起做大单一品牌也在意料之中。 两个企业将联合起来结算,松下电工导入松下电器的财务规则,会计基准也以美国的会计制度为准。从2005年起,两家公司的年度结算也将统一。 田中表示:“可以说,松下电工成为以松下电器为主的松下集团的一部分。但因为还有其他的股东,我们不是百分之百地按照松下电器的模式来运行。” 前景:松下加大欧美市场开拓力度 虽然销售额不高,松下对中国市场还是比较重视。在内地,其假冒产品比较多,配线产品被假冒得最为普遍。“这次推出的产品用了日本都没有的尖端技术,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除了法律上的保护手段,这次我们的品牌是用中国还没有的激光设备刻上去的,当地厂家不可能仿造。一台机器就要5000万日元、300多万人民币。”田中表示。 尽管如此,从全球市场来看,除了庞大的日本国内市场以外,最重要的还是欧美市场。根据记者得到的数据,以松下电工为例,在其13000亿日元的全球销售额中,日本市场就有8700亿日元;其余的市场以欧美为主。采用欧美用户熟悉的Panasonic品牌在全球推广产品,说明松下把海外市场的开拓重点放在欧美市场,亚洲由于知识产权、消费实力的原因一时还无法与欧美市场的重要性相匹敌。 据了解,合并成为一个松下集团后,松下电工不必向松下电器交纳Panasonic的品牌使用费。“我们将逐渐统一,会有一段时间两个品牌(National和Panasonic)共存。”企业高管表示。据透露,National的品牌百分之百的转换需要三年时间。相比之下,属于松下电工品牌独立标志的“NAIS”就没有那么幸运,它将以最快速度被Panasonic所取代。 另一篇参考文章: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

双敏火旋风2(双敏火旋风2 hd7750交火性能怎么样啊有用过的吗)
2024年7月19日 01:08

夏普zero2手机值得入手吗(平时上微信还有淘宝,刷刷短视频什么手机比较轻)
2023年10月20日 00:20

手机专用打印机(支持手机无线打印!汉印MT800 A4打印机:让商务办公更简单高效)
2024年5月18日 16:01

哪个牌子的手机质量好价格还便宜(什么品牌的手机好用价格便宜)
2023年4月10日 23:40

诺基亚c5游戏免费下载(诺基亚c5 03 地图 游戏 等软件去哪儿下)
2024年4月20日 15:00

p30pro是曲面屏吗(华为p30pro性价比怎么样 值得买吗)
2023年6月10日 18:20

波导和硕码有什么关系?波导硕码SHMA A90手机,短信无法使用是怎么回事
2024年8月24日 06:40

小米note1刷机(红米note1s怎么刷机不知道小米账号和密码)
2024年7月25日 12:21

thinkpad s1 yoga扩展内存(thinkpad s1内存条能升级吗)
2023年11月30日 22:20

请问索爱的Z770和Z780哪个更值呢?technics收音头st-z780立体灯不亮
2024年7月3日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