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哪一年
本文目录
- 太原会战
- 太原会战是哪一年
- 太原会战的战争经过
- 太原会战的介绍
- 太原会战的主要战役
- 日军1938年后占领过山西哪些地方
- 战争、战斗、战役这三种有什么区别
- 鸣梁海战在战略上到底是谁赢了
- 正面战场的22场会战,国军有没有全程参与的军一级部队
太原会战
中日之间曾有二十二次会战,全在中国领土进行,大都在大城市,比如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其中上海曾两度成为战场。 太原会战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它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会战。 1937年9~11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太原地区的作战。 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发展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以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指挥3个军防守平型关东西一线;以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以第71、第72师为预备军,位于繁峙;令第18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 平型关伏击战 9月21日,日军第5师先以两个步兵营从浑源翻越高山南下,袭击守军第17军侧背,23日占领团城口;再以第21旅由灵丘南进,从正面进攻平型关,遭守军第33军第73师抗击,24日又增兵猛攻。傅作义率预备军2个师增援,日军攻击受挫。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副师长***率领下,奉命以一部袭击灵丘、涞源敌后,以主力3个团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有利地形伏击日军。9月25日,板垣师第21旅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在预伏地区被歼千余人,汽车被毁百余辆(见平型关战斗)。察哈尔派遣兵团以混成第15、第2旅东进策应,27日进击茹越口,守军第34军第203旅坚决抵抗,旅长梁鉴堂阵亡,次日茹越口陷落。察哈尔派遣兵团进占繁峙,威胁平型关侧背。30日夜,平型关守军奉命撤向五台山。日军遂陷平型关,西进至代县。 忻口会战 阎锡山下令将所部撤向忻口组织防御。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0月1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及第101、第73师、新编第2师为右集团军,由**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圈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从代县向崞县(今崞阳镇)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5旅4日绕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12日,卫立煌调整部署:以郝梦龄指挥第9、第19、第61、第35军组成中央兵团,守备忻口山岭及其左侧川道;以李默庵指挥第14军和第71、第66师等组成左翼兵团,控制云中山;以刘茂恩指挥第33、第17、第15军组成右翼兵团,控制五台山。部队展开于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一线。10月13日,板垣指挥5万日军向忻口进攻,以第5师为左翼,主攻南怀化;以混成第15旅、堤支队(相当于营)为右翼,进攻大白水;以混成第2旅、大泉支队(相当于营)担任内长城二线守备。第5师集中飞机30余架、重炮40余门、战车50余辆掩护步兵猛攻;中央兵团据险扼守,士气旺盛,炮火猛烈,忻口岭连日鏖战,南怀化阵地几失几得,战况惨烈。10月16日,中央兵团实施反击,争夺南怀化高地,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奋勇督战,以身殉国,相继由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9军军长王**接任中央兵团总指挥,始终坚守忻口阵地。 其间,八路军相继在灵丘、广灵、蔚县、平型关、宁武、雁门关袭击日军后方,配合忻口正面作战。19日夜,第129师第769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毁日机24架。日军在忻口伤亡2万余人,作战不利,日华北方面军于22、27和29日先后增调3个团驰援,始终攻不下南怀化,乃转攻大白水。忻口会战正酣,晋东娘子关失守,日军西进威逼太原。11月2日,忻口守军奉命退守太原。 娘子关防御战 ****军事委员会令第一战区部队一部转入晋东娘子关地区组织防御,正面为第17、第30师,左翼为第14军团,右翼为第3军,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负责指挥。10月11日,日军第20师占领井陉,以一部攻娘子关正面,主力绕道于13日攻陷旧关。阎锡山急令增援晋北之孙连仲率第26路军回援娘子关,组织多次反攻,歼日军一部,但未夺回旧关。21日,日军第20师师长川岸文三郎得第109师一部增援,继续在航空兵支援下正面进攻娘子关,掩护第20师左右两个突击队向南运动。第20师辎重部队行经七亘村,先后两次遭八路军第129师伏击。26日,日军左突击队约4个营经测鱼镇南侧突破第3军防线,绕到娘子关和新关侧后。娘子关守军是日全线撤退,日军沿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向西追击,并击退第41军的阻击,11月2日占寿阳。日军迅速逼近榆次,危及太原。4日和7日,日军第20师直属队在广阳山地又遭八路军第115、第129师各一部的伏击。 太原保卫战 11月4日,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决心以忻口撤退的部队占领太原北郊阵地,以娘子关退下的部队防守太原东郊,以刚增援的第13军推进榆次待机夹击日军,以第35军等残损的7个旅担负城防。然而两线撤退的部队尚立足未稳,日军即跟踪而至,部队秩序混乱。5日东路日军占榆次,6日北路日军进抵太原城垣,7日两面日军协力攻城。战至当晚,守城官兵仅存2000余人。8日夜日军突破城垣,傅作义率部突围,9日太原沦陷。 是役,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致会战失败。
太原会战是哪一年
综述(一九三七年九月至十一月) 山西表里山河,地势雄固,为华北天然堡垒,又是拱卫陕甘西北之屏障。山西东部从一九三五年起,即开始构筑国防工事,主要是从正太路的娘子关及以北的龙泉关、平型关等各主要由东向西的通道地区,构筑成有纵深配置之防御工事。为日后防御日本侵略军进攻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一九三七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 中国方面,****第二战区以各一部在蔚县、平型关间及天镇、阳高进行抵抗,以主力在大同附近集结,准备在聚乐堡与日本侵略军决战。日军自九月五日向西进攻至二十四日,仅二十天,便占领了天镇、阳高、大同、集宁各城市和大片地区。天镇作战失利,追查责任,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伏法。 大同失守后,****第二战区接着组织平型关战役,其主力撤至恒山内长城一带防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防守茹越口,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撤至雁门关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七十三师及第十五军退守平型关、团城口既设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五师进出平型关外,遮断日军后方供应连络线。 日军蒙疆兵团之一部于九月二十一日陷商都、丰镇,续向集宁进攻,其主力攻陷应县、山阴、左云、右玉、平鲁、凉城等地,再向内长城线进攻,以策应第五师团作战。二十八日突破茹越口,中国守军第二零三旅旅长梁鉴堂殉国。日军进陷繁峙,威胁平型关守军后方,第二战区各部遂于三十日夜撤向五台山、代县之线,平型关战役结束。 应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请求,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率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四军、第九军、第八十五师、独立第五旅等部,由石家庄赶来太原以北增援。十月十日卫部集中于忻口附近,会合原第二战区各部,区分为三个兵团。刘茂恩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第九十四师为右翼兵团。以王**为总指挥、郝梦龄为前敌总指挥、陈长捷为前敌副总指挥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为中央兵团。李默庵所指挥的第十四军所属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第八十五师及晋绥军第六十八师、第七十一师为左翼兵团,归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统一指挥。于十月十二日在忻口以北龙王堂、界河铺、大白水、南峪之线占领阵地,进行忻口战役。 日军主力于十月八日后相继攻陷崞县、原平,十三日开始向忻口阵地攻击。中国军队坚守阵地,进行反击,激战至十四日,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负伤,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及继任李继程接连阵亡,至十六日,前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壮烈殉国,官兵伤亡极重,战势呈胶着状态。 十月上旬,日军第二、第二军主力向正定钳击,形势严重。第一战区抽出第一军团、第十四军团、第三军、第三十八军等部,转用于娘子关占领既没阵地,归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统一指挥。 日军陷石家庄后,长驱南进。仅以其第二十师团之一部向娘子关进攻,策应其第五师团之攻势。十一日后进攻井陉、砭驴岭,中国守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迎击。十四日突进苇泽关、旧关,被第一军团、第三军包围,消灭甚多,困守数据点,赖空投补给。惜中国军队火力不足,未能将其全歼,**至二十二日,日军仍负隅顽抗。 十月二十一日,日军被迫抽调第二十师团全部及第一零九师团一部由冀南回援,第二十师团对娘子关再兴攻击,第一零九师团由横口车站向测鱼镇、南漳城前进。中国军队第三军及增援之第四十一军调集未毕,迎击失利。娘子关侧背暴露,退守平定。第二十师团于二十六日陷娘子关,三十日进平定,第一零九师团进至昔阳,平定、阳泉相继失守,日军进逼太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命傅作义守卫太原。忻口各部队为免于被围,于十一月二日夜开始撤退,转移太原北郊,终以东山失陷,乃渡汾河西撤。娘子关方面撤下部队到达太原,日军已对太原形成包围,只好分路南移或西渡汾河。 十一月六日,日军第五师团和蒙疆兵团向太原阵地进攻,八日由北城突入,守军向西山突围,太原陷落。日军九日陷交城,接连陷祁县、平遥后停止。中国军队退守子洪镇、韩侯镇、兑九峪。太原会战结束。 参加太原会战的中国军队,于会战结束后,其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等部转进于晋东南高平、阳城等地;其第十四军、第十四军团等部转进于翼城、沁水一带。晋绥军各部转进于晋西山岳地带,与日军继续进行不间断的战斗,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为止。 这是一场由国共两党军队在站上协同作战的战役。
太原会战的战争经过
八月二十日,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南京****军事委员会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八月二十八日,阎锡山进驻雁门关内的岭口村指挥对日作战。八月三十日,第八路军先头部队第—一五师一部在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渡过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九月一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为迎击沿平绥路西进之敌,拟在大同以东的聚乐堡地区组织大同会战;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在天镇、阳高布防,拒止西进之敌;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集结于大同城东北的聚乐堡地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集结大同以北德胜堡地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军集结于浑源、东井集间;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布防于广灵、平型关、雁门关一带。九月三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侵入山西省天镇县永嘉堡。九月四日,日军混成第二旅团集结于天镇以东边界的枳儿岭。九月五日,日军向天镇中国军队开始大规模攻击。九月六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第二零零旅第四零零团失守盘山阵地。九月七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第三九九团坚守天镇县城。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和彭德怀、***等到代县太和岭口与阎锡山会晤。日军越过天镇县城西进。九月九日,日军占领阳高县城。九月十一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日军占领天镇县城。九月十二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向广灵县火烧岭进犯。九月十三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占领大同。中国军队各部均向内长城城转移。日军突击广灵洗马店中国军队第七十三师防线。九月十四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突破中国军队第七十三师洗马庄防线,师长刘奉滨受伤,广灵县城当日沦陷。第七十三师向平型关转进。由大同西进之日军独立第十五旅团占领怀仁。九月十五日,晋绥军独立第三旅章拯宇在广灵、灵邱交界处的白旷、苟庄子一带阻敌前进。九月十九日,国民革命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进驻繁峙县大营镇,在平型关附近部署中国军队,独立第八旅抢占平型关附近阵地。第八路军第—一五师挺进平型关东南地区。日军混成第一旅团侵占左云。九月二十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四十二联队占领灵丘县。九月二十一日,平型关中国军队在平型关部署完毕;独立第八旅扼守平型关,高桂滋第十七军自东泡池经团城口至西河口占领阵地,第十五军自浑源西河口至应县北楼口占领阵地,第七十三师自平型关至马跑泉占领阵地。九月二十二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向平型关、团城口发起猛烈攻击,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日军第二十一联队从浑源到达羊投崖,受到中国军队阻击。九月二十三日,日军第二十一联队由羊投崖转至棚子沟,企图抄袭平型关侧后。日军十川支队向浑源方向进犯,以策应平型关作战。中国军队第七十一师驰援平型关。九月二十四日,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到达东山底村,协助杨爱源指挥平型关作战。杨爱源、傅作义与第八路军第—一五师高参商定,由第七十一师配合第—一五师攻击平型关之敌。九月二十五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在平型关前陷入中国军队包围圈。第八路军第—一五师集中3个步兵团在平型关前取得歼灭日军千余人的胜利。预备第二军郭宗汾部奉命从团城口出击。高桂滋第十七军撤离团城口,日军乘虚而入,郭军未能完成出击任务。日军混成第二旅团侵占浑源。混成第十五旅团侵占应县。九月二十六日,日军第二十一联队脱离棚子沟战场,向平型关转进,以支援在平型关正面未能取得进展的第二十一旅团。在蔚县的第四十二联队主力亦于当日到达平型关正面投入战斗。预备第二军郭宗汾部受到团城口、鹞子涧、东西泡池日军的压迫,退回速回、涧头北山。傅作义受命指挥平型关中国军队作战。九月二十七日,日军十川支队(第一联队及大泉支队)抵浑源东南洪水村,以策应平型关战斗。中国军队第六十一军进抵平型关内齐城村。九月二十八日,阎锡山行营由太和岭口移驻繁峙县童子崖村。日军第二十一联队加入平型关正面攻击部队。日军混成第十五旅团攻占茹越口,第二零三旅旅长梁鉴堂力战殉国。独立第二旅驰援不及,日军进占铁角岭。日军混成第一旅团占领朔县(今朔州)。中国军队程继贤第四三四团在攻占鹞子涧的战斗中,全团自团长以下千余人壮烈殉国。九月二十九日,日军占领繁峙县城。阎锡山行营转移至五台山。九月三十日,日军混成第十五旅团占领代县。阎锡山令平型关及内长城线中国军队全线撤退,并命令王**第十九军守崞县,姜玉贞第一九六旅守原平,以掩护中国军队在忻口布防。阎锡山行营转移至五台县。十月一日阎锡山回到太原。日本统帅部以临参命第一百二十号,命令华北方面军“应以一部兵力在山西省北部作战占领太原”:命令关东军“以一部入列华北方面军指挥下”并应“为以上作战提供方便”。中国军队第十四集团军卫立煌部奉命驰援晋北。十月二日,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一旅团占领宁武,混成第二旅团与混成第十五旅团向原平进犯。中国军队独立第八旅奉命撤离平型关阵地转移五台山。团城口方面之第六十一军和第七十一师相互掩护撤往砂河,南入五台山。十月五日,日军对崞县和原平发起大规模攻击。中国军队第九军郝梦龄部(欠第四十七师)到达忻口。十月八日,日军攻占崞县,第十九军守城部队伤亡惨重,团长刘良相、石成文阵亡,余部转移至崞县东南山区。十月十日,日军侵占石家庄。日军攻占原平,守军第一九六旅大部壮烈牺牲。第二十七路军(第十四军团)总指挥冯钦哉率第二十七路军、第三军和第十七师教导团向娘子关预定阵地推进。十月十一日,日军侵占井陉。第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率残部五百余人由原平突围出城后,中弹殉国。日军在忻口防线下王庄前进阵地与中国守军接触。娘子关战役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到达娘子关前线。十月十二日,日军板垣征四郎以混成第十五旅团和堤支队等右翼队,第五师团为左翼队,部署对忻口的全面攻击。日军第二十六师团长黑田重德指挥独立混成第一、第二和第十一旅团,决定攻占归绥。原定增援晋北作战之第二十六路军(第一军团)孙连仲部回援娘子关。日军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十月十三日,日军对忻口守军展开全线攻击,在中央地区强渡云中河,占领南怀化,与第九军展开激战,左翼占领阎庄,与左翼第十四军在大白水村展开激战,右翼强渡滹沱河,与右翼第十五军在东西荣华展开争夺战。中国援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相继到达忻口前线。日军占领绥远武川县。娘子关前线日军攻陷旧关,续攻雪花山。十月十四日,日军混成第一旅团攻占归绥。中国军队反击占领南怀化东北高地之敌,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新编独立第四旅旅长于镇河相继负伤。第三十五军第二一八旅克服云中河北之弓家庄,旅长董其武负伤。第六十一军第二一七旅进抵下王庄。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第六一四团团长代理独立第五旅旅长李继程接连殉国。十月十五日,中国军队第二一七旅与第二一八旅攻击中泥河、东泥河。日军集中坦克三十余辆、炮百余门,在空军掩护下向忻口左翼大白水阵地猛攻,守军李默庵、刘毅两师奋勇迎击,战况激烈。忻口以西之南怀化陷落。十月十六日,忻口中国守军中央兵团对盘踞南怀化之敌发起总攻,中央兵团前敌总指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壮烈殉国。第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接替郝梦龄指挥中央兵团各部队。郭寄峤任第九军军长,孔繁瀛任第五十四师师长。第二一八旅攻克旧河北村,歼敌炮兵一部。抵达龙泉关第九十四师及第三十八军第五二九旅奉命驰援忻口。第九十四师部署于龙王堂,第五二九旅部署于忻口中央地区。十月十六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命令第一军以一部突破正太线中国守军阵地进入榆次,以便于第五师团攻占太原;命令第一零九师团一部列入第一军指挥,协助攻占太原。日军攻占包头。十月十八日,日军在强大飞机、大炮掩护下争夺 204高地,一昼夜阵地易手达十三次,经猛烈格斗,日军未能占领阵地。十月十九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川岸文三郎除以右纵队攻击娘子关外,以左纵队沿测鱼镇、石门口大道抄袭娘子关侧背。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十月二十日,日军第五师团第九旅团第四十一联队为主力,组成国崎支队调往上海。十月二十二日,日军萱岛支队到达忻口战场,增援第五师团。连日来敌机轮番滥炸红沟、南怀化间中国守军阵地,并集中炮火轰击。十月二十四日,中国军队以第四十一军孙震部第一二二师经阳泉开赴马山、东四村一带。十月二十五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左纵队攻占平定县东四村,第四十一军在东四、马山一带受创。十月二十六日,日军攻占娘子关。十月二十七日,日军第一零九师团第一三六联队一个大队增援忻口。中国守军第四十一军第一二二师撤至白羊墅,第一二四师在平定西郊与敌遭遇。十月二十九日,日军侵占平定县城,由第一零九师团组成之昔阳支队进占九龙关。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机械化步兵联队与第一零九师团第一三六联队另一个大队增援忻口。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移驻马首,第一军团长孙连仲撤至寿阳。日军昔阳支队(第一零九师团第三十一旅一部组成)侵入昔阳九龙关。忻口红沟血战两旬,迫敌退南怀化东麓,敌我横尸遍野,无法清埋。十一月二日,中国军队奉命自忻口全线撤退。历时二十三天忻口战役,歼灭日军达三个联队。十一月三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命令第五师团指挥攻取太原。日军越过忻口向南侵犯。黄绍竑命令娘子关前线中国军队向太原方向转移。十一月四日,北路日军突破石岭关。阎锡山率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山西省政府撤离太原。十一月五日,北路日军包围太原,东路日军侵占榆次北上。阎锡山行营转移至交城。十一月六日,日军开始**太原。十一月七日,阎锡山行营转移至隰县大麦郊。十一月八日,日军侵占太原,傅作义率第三十五军及其他守军突围向西山转移。十一月九日,日军进占交城。十一月十日,日军进占平遥。十一月二十三日,阎锡山行营转移至临汾。太原会战结束。
太原会战的介绍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一部共1500余人于1937年9月13日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5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共5万余人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城发展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以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指挥3个军防守平型关东西一线;以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以第71、第72师为预备军,位于繁峙;令第18集团军(八路军)**总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
太原会战的主要战役
战斗从9月3日打响,日军1500多人开始进攻国民党第61军第425团驻守的外围前沿阵地。“从城外传来的枪炮声一直不断。大人孩子都不敢出门,躲在家里。但房子被震得一直在抖,不断往下掉土。”侯存祥回忆道。9月4日,日军集结重兵,对李家寨、罗家山等外围主阵地展开全面**,守军遭到敌机低空轰炸和扫射,并遭重炮轰击,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尽管如此,守军仍殊死抵抗,顽强守住了阵地,敌我双方都死伤惨重,其中426团和401团分别在大桥和红石牙山阵地各歼敌200多人。侯存祥说,他看见晋绥军伤兵被不断地运回城内,他姑姑家就有伤兵安置。“大概是缺医少药的缘故,伤兵们都疼得大喊大叫。”9月5日、6日,日军动用飞机、坦克、大炮、装甲车和步骑兵3000多人开始进攻天镇主阵地。进攻中,除了飞机轮番轰炸外,残忍的日军竟然使用了毒气弹。驻守盘山的400团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全团伤亡800多人,后被日军突破阵地。7日夜,第61军军长李服膺下令全线后撤,天镇城只留399团死守。9月8日,日军开始进攻天镇城。日军为探明虚实,先派了10人的小队人马在东城门外袭扰,被399**到城外的侦察小组全部歼灭。于是,敌军改变战术,先派飞机进行轰炸,然后在重炮和毒气弹的掩护下,派坦克和装甲车轮番冲击。几番冲击,均被守军击退。当时,紧靠北城门居住的侯存祥和老乡们都藏在“隐蔽部(防空设施)”内,探出头就能看见“贴着膏药”的日本飞机在扔**。虽然只剩一团孤守,但守军仍然士气高昂。在战斗间隙,城内百姓能清晰地听到有激励士气的歌声从城墙上的驻军阵地传来。日军连攻三天三夜,每日从晨至晚,不断进攻,阵前遗尸无数。十里边城,烟火遮天蔽日,喊杀声、枪炮声、飞机轰鸣声日夜不绝。眼看进攻不能奏效,日军开始绕过天镇进攻阳高。9月9日,阳高失守。日军复折回**天镇。后路被截,军长李服膺下令退出天镇。命令一到,已杀红眼的399团将士无不跺足捶胸,不愿弃城后撤。当时8岁的侯存祥清楚地记得,驻在他家院内的士兵曾为此失声痛哭。无奈军令如山,11日夜,守军从西门含恨撤出,并将平绥路各桥梁全部炸毁。12日,天镇陷落,晋北屏障顿失。 平型关伏击战9月21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先以两个步兵大队从浑源翻越高山南下,袭击守军第17军侧背,23日占领团城口;再以第21旅由灵丘南进,从正面进攻平型关,遭国民党军第33军第73师抗击,24日又增兵猛攻。第35军军长傅作义率预备军2个师增援,日军攻击受挫。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副师长***率领下,奉命以一部袭击灵丘、涞源敌后,以主力第685、第686、第687团三个团于灵丘县东河南镇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有利地形伏击日军。9月25日,第5师团第21旅团第42联队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由灵丘向平型关前进,在预伏地区被歼千余人,汽车被毁百余辆(见平型关战斗)。察哈尔派遣兵团以混成第15、第2旅团东进策应,27日进击茹越口,守军第34军第203旅坚决抵抗,旅长梁鉴堂阵亡,次日茹越口陷落。察哈尔派遣兵团进占繁峙,威胁平型关侧背。30日夜,平型关守军奉命撤向五台山。日军遂陷平型关,西进至代县。 阎锡山下令将所部撤向忻口组织防御。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0月1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及第101、第73师、新编第2师为右集团军,由**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圈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向崞县(今崞阳镇)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5旅4日绕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12日,卫立煌调整部署:以郝梦龄指挥第9、第19、第61、第35军组成中央兵团,守备忻口山岭及其左侧川道;以李默庵指挥第14军和第71、第66师等组成左翼兵团,控制云中山;以刘茂恩指挥第33、第17、第15军组成右翼兵团,控制五台山。部队展开于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一线。10月13日,板垣指挥5万日军向忻口进攻,以第5师团为左翼,主攻南怀化;以混成第15旅团、堤支队(相当于大队)为右翼,进攻大白水;以混成第2旅团、大泉支队(相当于大队)担任内长城二线守备。第5师团集中飞机30余架、重炮40余门、战车50余辆掩护步兵猛攻;中央兵团据险扼守,士气旺盛,炮火猛烈,忻口岭连日鏖战,南怀化阵地几失几得,战况惨烈。10月16日,中央兵团实施反击,争夺南怀化高地,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奋勇督战,以身殉国,相继由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9军军长王**接任中央兵团总指挥,始终坚守忻口阵地。其间,八路军相继在灵丘、广灵、蔚县、平型关、宁武、雁门关袭击日军后方,配合忻口正面作战。19日夜,第129师第769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毁日机24架。日军在忻口伤亡2万余人,作战不利,日华北方面军于22、27和29日先后增调3个联队驰援,始终攻不下南怀化,乃转攻大白水。忻口会战正酣,晋东娘子关失守,日军西进威逼太原。11月2日,忻口守军奉命退守太原。 娘子关防御战****军事委员会令第一战区部队一部转入晋东娘子关地区组织防御,正面为第17、第30师,左翼为第14军团,右翼为第3军,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负责指挥。10月11日,日军第20师团占领井陉,以一部攻娘子关正面,主力绕道于13日攻陷旧关。阎锡山急令增援晋北之孙连仲率第26路军回援娘子关,组织多次反攻,歼日军一部,但未夺回旧关。21日,日军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得第109师团一部增援,继续在航空兵支援下正面进攻娘子关,掩护第20师团左右两个突击队向南运动。第20师团辎重部队行经七亘村,先后两次遭八路军第129师伏击。26日,日军左突击队约4个大队经测鱼镇南侧突破第3军防线,绕到娘子关和新关侧后。娘子关守军是日全线撤退,日军沿正太铁路(石家庄-太原)向西追击,并击退川军第41军的阻击,11月2日占寿阳。日军迅速逼近榆次,危及太原。4日和7日,日军第20师团直属队在广阳山地又遭八路军第115、第129师各一部的伏击。 11月4日,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城防司令,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决心以忻口撤退的部队占领太原北郊阵地,以娘子关退下的部队防守太原东郊,以刚增援的第13军推进榆次待机夹击日军,以第35军等残损的7个旅担负城防。然而两线撤退的部队尚立足未稳,日军即跟踪而至,部队秩序混乱。5日东路日军占榆次,6日北路日军进抵太原城垣,7日两面日军协力攻城。战至当晚,守城官兵仅存2000余人。8日夜日军突破城垣,傅作义率第35军突围,9日太原沦陷。是役,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致会战失败。
日军1938年后占领过山西哪些地方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作为当时的中国有着四万万同胞,但却被一弹丸小国日本侵略八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今天的问题。
1938年后日本占领的山西地区。
先来简单叙述一下,为什么日军打到山西就攻不下去的原因
山西的地形非常有利于守,日军虽然拥有机械化部队以及重形炮弹等装备,但山城与平原不同,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不能发挥出其优势,所以山西军民上下一心誓死拖延日军侵略中华的速度。
不过很多城市还是被日军占领,不过攻下山西大部分城市后,日军并没有像陕西进军,反而是占领山西大部分地区后,并没有对山西相邻的省份做出相应的行动。其主要原因便是山西军民将日军的兵力大部分消耗到山西,无暇西顾。
接下来回归今天的主题,日本人占领过哪些地方。
太原会战(1937)
太原位处山西中部地区,所以这里便成为了日军的主要进攻对象,日军纠结了大部分军队来进攻太原,不过中国军人永不言弃,所以就算是战斗到一人也坚持下来,不幸的是太原被攻占,相邻的几个市也被日军攻占。
1938年初日军山西发起强有力的侵略
1938年元旦后日军抓住晋绥军、中央军、川军作战失利的机会,疯狂的向山西发起猛烈进攻,几座重镇相继沦陷。
- 长治 1938年2月21日
- 晋城 1938年2月26日
- 临汾 1938年2月28日
- 1942年日军占领山西第103个县
沁源县:
1942年10月日军占领山西沁源县城,标志着山西只有两个县城没有被日军攻占,山西共有105个县,而此时日军已经占领103个,不过庆兴的是永和县与平顺县始终没有被日军占领,在与晋军的交战中,八路军与晋绥军表现出强硬态度,日军始终无法攻陷。
永和县地处临汾西部,此处山高沟深,日军机械化部队完全没有办法展开,这里有八路军两个作战能力强的旅,以及一支敢死队,更有晋绥军第六集团军陈长捷在此处驻扎,其军事实力勇猛强劲,日寇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永和县:
一直保持着**的生活,此地民众对陈长捷与八路军很是感激,所以有些当地地主老财知道八路军军事力量差,就主动出钱**送给八路军。
平顺县:
位处太行山脉的西部,隶属于长治,地势比永和县还要险峻,日军只能靠双脚走路,而驻扎在太行山脉的八路军129师对日军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
在崇山峻岭中屡次狙击日军,让日军寸步难行,但无奈遭到汉*的出卖,不过八路老总还是稳如泰山,命令神**打掉汉*,日军没有汉*的带路就像一群瞎子,此时八路军一闪而出,将日军打的屁滚尿流。从此日军放弃了对平顺县的任何战略方案。
总结:1938年后,山西只有百分之1.8的土地在中国军民手中,而剩余土地则是被日军全部侵占,不过在八年抗战胜利后,日军司令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日本天皇发布投降新闻的时候,这些日军都陆续退回太原,八路军与晋绥军收缴这些败兵的武器时,山西全境军民欢天喜地,这也是靠军民同心换来的,支持中国军人。
大家是怎样想的呢?欢迎留言互动。
战争、战斗、战役这三种有什么区别
战争战役战斗的区别,以规模持续时间和定义等不同最为显著,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战争为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9)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又根据战区不同包含多个战争,例如在远东的中国战区被称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1-1945),在太平洋地区称作太平洋战争(1941.12-1945.9),在非洲还有北非战场,在苏联还有苏联卫国战争(1941.6-1945.5)等。
太平洋战争还包括偷袭珍珠港(1941.12)、珊瑚海海战(1942.5)、中途岛战役(1942.6)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还包括东北抗联斗争、平津保卫战、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平津战役等多个战役。每个战役又有多个战斗组成,例如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就属于战斗级别,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有徐州会战之下的台儿庄大捷等。
鸣梁海战在战略上到底是谁赢了
无疑是日本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因为朝鲜海军在鸣梁海峡不过是伏击了日本海军的先锋,击沉击伤日船30余艘,日本海军主力并未受损。而且朝鲜海军在该战结束后随即撤离了,最终是日本海军取得制海权,并且摧毁了朝鲜海军的基地,达到了击败朝鲜海军,确保了海上运输路线的安全,所以从战略上来看日本确实取得了胜利。
鸣梁海战只能算是战役级别的胜利,朝鲜海军并没有给予日本海军以重创,夺回半岛附近海域的制海权,更无法切断日本通往朝鲜的海上补给线,以暂缓日本陆军在进攻,对于整个朝鲜战局而言,鸣梁海战的影响微乎其微。实质上早在之前的漆川梁海战中日本海军就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朝鲜海军几乎算是全军覆灭,损失战船188艘,阵亡官兵数千人,仅有12艘战船逃了回去,而这12艘战船就是鸣梁海战的主力舰只。
日本海军在夺权了朝鲜半岛海域的制海权后,随即大量陆军**朝鲜,一路攻城掠地,19天内陷汉城,50天内陷平壤,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日本针对朝鲜半岛的入侵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摧毁了朝鲜的陆军和海军,取得了战略上的完胜。如果没有明朝派兵驰援,恐怕朝鲜真的就亡国了。我们要正确看待鸣梁海战的历史地位,电影《鸣梁海战》显然是对这场战役的规模和影响过分的夸大了,如果真的重创了日本海军,那么朝鲜海军该干嘛后撤,放弃了自己的水师基地呢?朝鲜的都城又何至于丢失呢?
正面战场的22场会战,国军有没有全程参与的军一级部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914条回答。
抗战8年,国军先后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役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
这些战役共击毙日军59万人,造成日军总伤亡120万多人。
然而,国军并没有任何一个军,参与了所有的22次会战。
这22次会战为: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4日)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30日~3月1日)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13.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1941年5月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20.长衡会战(1944年5月~8月)
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严格来说,大规模的会战并不止22次,还有诸如河北会战(1937年7月7日--9月29日,包括平津战役,南口会战,涿保会战,石家庄战役,沧德战役等)、南昌会战(1939年3月17日 - 1939年5月9日)第一次滇缅会战(1942年2月---1942年5月)、缅北反攻战(1943年10月--1945年3月)、滇西反攻战(1944年4月29日--1945年2月20日)、鄂西豫北会战(1945年3月--1945年5月)、桂柳反攻战(1945年6月--1945年8月)等等很多大规模战役。
因为抗战是全国规模的全面战争,所以这22次会战也发生在中国不同的地方。
比如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几乎是在同一个时刻打响的。
而太原在山西省,上海在江苏省,地理位置差了半个中国距离。
所以,这两个战役都有各自的作战部队,互相没有交叉。
另外,在相持阶段日军通畅只是针对某一个战区,发动大规模攻击。
比如1939年的随枣会战,日军攻击的是李宗仁的第5战区,稍后的桂南会战攻击的则是张发奎的第4战区。
第5战区作战地区为安徽西部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第4战区则为广西和广东。
双方地理上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各有各的作战部队,都收到日寇的压力,部队是不能随便调动的。
目前看来,参加会战数量最多的,就是抗日铁军74军。
74军在淞沪会战的炮火中组建,创立之处就参加了上海的血战。
随后,74军参加了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付出重达伤亡代价。
之后,74军参加过: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
74军共参加了22次会战的15次会战,而且几乎每一次战役都被作为主力使用。
当时统计,1937年74军的老兵如果能够活到1945年,最低也是个连长、营长。而这种情况极少,因为74军参加了这么多次大规模会战,很多时候都是伤亡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一个师全军覆没。
一般74军士兵参战一二年就会伤亡,能够坚持服役三四年就是奇迹了,何谈8年。
在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多官兵,在常德城死守十多日,最终全军覆没,仅有83人成建制突围。
在常德沦陷之前,师长余程万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各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有意思的是,排行第二的竟然是战斗力不太强的杨森第20军。
第20军是川军,而杨森自从刘湘死后,就一直忠心耿耿跟着老蒋。
蒋介石对他也非常信任,委以重任。
第20军的战斗力在川军里面是很强的,相当于中等水平的中央军。
该军比较擅长防御作战,而且立足四川、兵员补充非常充足。
杨森是个职业将领,军事素质颇高,很厉害的角色。
所以,20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第二、三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共11次会战。
20军官兵敢打敢拼,作战意识非常顽强。
在长衡会战中,20军和日军血拼到全军只有4567人,等于从1个军拼成了半个师。
然而长衡会战后该军刚补充了新兵,又被紧急调往南方参加非常危急的桂柳会战。
20军没有给四川人丢脸。
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的胜利是多么的不容易。
更多文章:

索爱w1001手机(索爱w死列的手机为什么听歌这么好比一般手机强多了)
2024年4月9日 21:40

刻录机刻录的光盘类型是(刻录机用的各种刻录光盘的类型有什么区别)
2024年3月27日 04:00

qrtech笔记本电脑(QRTECH 麦本本 金麦 I5笔记本电脑 14寸手提电脑游戏本超薄超极本 多少钱)
2024年1月12日 03:50

tobu8 hd中国(如何评价tobu作品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2023年5月5日 14:40

桌面上的pdf文件删不掉(怎么把PDF软件彻底从电脑里删除)
2025年3月29日 01:50

联想710s摄像头用不了(联想笔记本的内置摄像头为什么不能用了)
2025年1月5日 17:23

配置一台游戏电脑多少钱(想买一台组装机电脑,玩《穿越火线》之类的游戏,大概需要多少钱有什么牌子可以推荐吗)
2023年11月17日 03:30

ipodtouch3最高是ios几(ipod touch3 32GB能不能下载ios4.3系统)
2024年12月13日 19:50

qq for ipad(QQforiPad聊天记录怎么恢复,教教我)
2023年3月13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