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当年为什么要cdma(联通用户量为什么感觉和移动相差那么大)
本文目录
联通用户量为什么感觉和移动相差那么大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联通的用户量和移动差距很大,这是一系列的历史原因导致的。
中国移动更早的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先发优势比较大。
在古老的大哥大时代,中国移动还是当时的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部门,那个时候,中国最优质的一批用户就成为了大哥大最初的用户,这部分用户也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端的一批手机用户了。
进入数字通信时代之后,虽然中国联通率先建设了GSM基站,进入了2G时代,但是归根到底,中国联通在那个年代也不过是做为"一条鲶鱼"的存在,就是为了激活当时的通信业市场。
和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降生的。
中国移动做为当年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部门,占了很大的便宜,最初的机房、铁塔、传输等资源的建设,都是现成的。当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分家出来之后,等于是带着很优质的资源和最高端的一批用户,而且是轻装上阵,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就等于是从头开始建设,资金面也匮乏,基础设施也更差一些,发展的就远不如中国移动。
互联互通某种程度上阻止了中国联通的发展。
手机要想打电话,是需要互通,最初更多的用户是在中国移动,而当时的资费是跨网络打电话更贵,这样占据了先发优势的中国移动,就扩大化了它的先发优势。
而且,跨网络的互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中国联通,还记得很长一段时间内,联通的C网拨打移动的电话接通率都特别的低。
同时建设两张移动通信网络也阻碍了联通的发展。
中国当年要加入WTO,而美国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中国必须接受CDMA,当时的中国联通被迫的接受了建设C网的任务。
以中国联通当时的能力和财力,建设一张GSM都很困难,别说是同时建设两张网络了。
而当时中国联通也一直在建设G网和C网之间摇摆,不过这个也属于比较正常的了,毕竟当时中国联通的高端用户都在GSM网络,而中国联通又必须发展C网,这两者之间还是比较矛盾的。
3G时代,中国联通拿到了一手好牌,但是内部整合问题可以说是阻碍了联通的发展。
3G时代来临之际,中国联通把C网卖给了中国电信,得到了当时最成熟的WCDMA牌照。不过,当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成立的新联通,中国网通的员工数量要远远的超过中国联通,就存在一个整合的问题。
不过即使是这样,中国联通在3G时代依然是发展的最好的,很多中国移动的用户也跑到了中国联通。
3G时代结束的太快了,从三大运营商开始组网的2009年到2013年年底发放4G牌照,也不到5年,如果3G时代再长一些,中国联通现在可能会更好一些。
4G时代开始,中国移动快速的建设了一张4G网络,迅速的开始发展。
4G时代,三大运营商同时获得了TD-LTE的牌照,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组网速度更快,这个或许是3G给移动的阴影太大吧。
当时的联通和电信更倾向于FDD-LTE组网,这也使得中国移动实际上是掌握了4G时代的先机的。
总而言之,中国移动的用户的确是要比中国联通要多,这个是多年的历史积累的结果,不仅仅是中国联通的用户没有中国移动多,就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手机用户加起来也没有中国移动多。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如果没有联通当年的CDMA,高通还会在手机CPU上一家独大吗
本行业问题,我来回答。
如果当年没有联通当年的CDMA,可以说就绝对不会有手机CPU上高通一家独大的现状。
当年并不是联通想引入CDMA,实际上那个时候,联通建设它的GSM网络很快乐。
在联通刚刚成立的时候,是和移动一样在建设GSM网络,而且已经建设了一部分网络,如果没有CDMA的话,联通或许也不会在2G时代就小马拉大车的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2G时代,最广泛的网络制式是欧洲的GSM,在2G时代后期,高通几乎集齐了CDMA的专利,开始推广自己的CDMA制式,不过开始也并不是很顺利。
最大的转机是在中国市场,当时的美国政府以CDMA进入中国作为支持中国加入WTO的先决条件,所以中国必须引入CDMA。而建设CDMA网络的任务就被分配给了当时还相对比较弱小的中国联通,在那个时候,中国移动已经建设了一张很大的GSM网络,很显然的是中国移动再建设一张CDMA网络是不太适合的,所以,联通也不得不背上CDMA这个大锅。
中国联通建设C网已经初步完成覆盖的时候,电信业的改革再次开始了,3G时代也来了,C网被卖给了电信。
中国电信在联通的C网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造,2008年开始对C网进行了大量的替换升级改造,建设了一张CDMA2000 1x EVDO网络,也就是电信的3G网络。
高通的芯片的崛起很大程度是和中国电信的全网通手机的推广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电信接手C网,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C网终端非常少,型号少,手机厂家不愿意生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高通太贪婪了,高通税的存在让C网手机的价格要远高于其他制式的手机,所以他们不愿意生产,也就有了当年的"一入电信深似海,从此手机不好买"。
用户由于换电信的手机卡还得新买手机,而当时的联通和移动至少都有GSM制式,也就是两家的手机不上网的话至少可以互通,所以电信的用户发展的很不顺利。
在这个背景下,电信开始花巨资补贴手机厂家,并且使用了很多的手段去推广全网通手机,后来还说动了联通,一起推广,最后移动也不得不陪着联通和电信一起推广全网通手机。
全网通手机就必须支持CDMA,而联发科、德州仪器、英伟达等芯片厂家,也正是由于CDMA基带的问题,而被高通打的落花流水,最后才形成了高通一家独大的局面,当然了联发科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不过C网基带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比较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如果当初联通不引入CDMA的话,肯定不会有高通芯片一家独大的局面。不过,当年的局面下,也不可能有这种如果就是了,毕竟中国还是急需加入WTO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联通网络为什么这么差
电信运营实际上是一种重资产商业模式,一张电信网络的开通商用,需要先建设管路,铺设光纤,机房局端土地购买及建设等等,最后实现上网。所以一个健康的运营商前期需要很高的资金投资。
移动和电信出身都比较正,移动前身是电信局下设的无线局,电信自然就是电信局,只不过是南方21省。两者都是根正苗红,联通则不同。联通最初的启动资金仅有14亿,虽然联通成立在1994年,但是面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14亿仍旧是杯水车薪。所以造就了在2009年运营商改革之前,联通信号差的印象。
第二,联通需要抉择的时代总是显得摇摆不定。2009年本是需要大力发展3G的时候,联通却还在花费精力和金钱升级EDGE(2.75G),直到2011年还有升级EDGE的计划。使得WCDMA的网络质量不如另外两家。在2015年发放LTE FDD牌照之后,联通仍旧没有大力建设4G的计划,反观移动已经打出“移动4G快人一步”的口号,电信也为了能甩开CDMA2000大规模建设4G,联通真正开始大规模建设4G,是王晓初董事长到任联通并提出聚焦战略之后,才开始大力建设4G。在2018年三家运营商年报中,中国移动的4G基站数量已经达到241万座,中国电信次之,为138万座,中国联通则落到末尾,只有99万座。这正是联通在4G发力最晚的有力证明。
第三,联通正在进行节流。联通现在面临的困局是怎样才能不亏损,企业想做到不亏损无非两方面,开源节流,但是面对提速降费的压力,开源已经变得不可能了,2019年一季度联通同比收入下降18亿,但是利润却上涨了6亿,所以联通在疯狂的节流。
就如文章开始所说,运营商是一个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花钱与不花钱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差距很明显。用户体验不好自然流失,收入就会下降,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更多文章:

刘诗诗唐装婚纱照(古装剧大婚造型,杨幂还不是最美的,你觉得谁的最美)
2025年4月18日 20:39

结婚发朋友圈邀请函(朋友圈结婚邀请函说说 发结婚请帖的说说)
2025年4月17日 02:06

网上预约结婚登记查询(如何查询个人结婚信息,怎样在网上查询自己的结婚时间)
2025年4月9日 20:54